top of page
Search


《清平樂》-引起朝廷熱議的一段禁忌戀
後宮女人都是深閨寂寞婦人,一旦無法獲得皇上的疼愛,或者先帝駕崩,就很容易紅杏出牆。電視劇中最經典的出軌情節莫過於娘娘與太醫,如《金枝玉孽》和《後宮甄嬛傳》中的禁忌戀愛,或是太后與大臣,如野史世界中的孝莊太后和多爾袞,或是嬴政生母趙姬與呂不韋。...
History in Drama
May 16, 20203 min read
221 views
0 comments


《清平樂》—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范仲淹
上星期小宮女小編為我們的《清平樂》系列開始了第一話,說了「狸貓換太子」這後宮祕聞,今日小編會分享前朝的事情。 小編寫文時剛看到第12集,時間大概是宋仁宗親政後一兩年,女一曹皇后也只剛當了一年皇后(題外話:小編很喜歡曹皇后這種氣質女一)。暫時劇情主綫不在後宮,而是宋仁宗如何在...
History in Drama
Apr 25, 20203 min read
101 views
0 comments


《清平樂》— 宮廷秘聞之狸貓換太子
《清平樂》,改編自小說《孤城閉》,小說是以宋仁宗長女趙徽柔與內侍梁懷吉的故事為主軸,而《清平樂》則把主角定為宋仁宗,講述宋仁宗為君的一生。 劇中前數集圍繞著太后與仁宗的角力,因為仁宗知道了生母不是太后,而是正在守陵的李順容(順容是後宮位份),希望迎生母回宮。然而皇帝年青,...
History in Drama
Apr 19, 20202 min read
152 views
0 comments


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— 功名榜下捉女婿
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是兩位小編都認同的高質劇,在此推薦給對宋朝生活有興趣的你!今天,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宋代「功名榜下捉女婿」的潮流! 在「捉女婿」之前,要先了解一下宋代社會。「士、農、工、商」是組成社會的基本結構,雖然不是說社會地位以此排序,但「士人」是當中社會地位最...
History in Drama
Oct 26, 20192 min read
85 views
0 comments


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X 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- 丹書鐵券
《基本法》列明特首可以特赦罪犯,在古代世界中可真有「免死金牌」? 上星期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講到謝雪心飾演的神醫談懷谷因施行安樂死而遭押到開封府受審,更因殺人一罪按《宋刑統》判處死刑。然而,愛郎八王爺欲以皇上御賜的「丹書鐵券」相救,惜「丹書鐵券」只可救家人,而兩人並非夫妻關...
History in Drama
Aug 31, 20193 min read
59 views
0 comments


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— 樓蘭傳説
小編有感過往古裝片較少提及樓蘭的故事,所以想這裡多談談,順道讚揚一下陳凱琳飾演的樓蘭公主的確演繹得非常入型入格。 劇中的樓蘭人一身新疆維吾爾造型,難道樓蘭人就是今日的新疆人嗎?以下小編就先帶大家遊走一下史籍,看看「自古以來的」樓蘭是怎麽一回事。 一、樓蘭人可能是皇帝的後裔...
History in Drama
Aug 21, 20193 min read
80 views
0 comments


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— 公堂那些事兒
公堂之上,豈容你胡鬧!🌚 雖說小編已經很久沒坐在電視機前追劇(想當年小編可是連追三檔黃金時間劇的電視精),反而這套收視平平的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,或多或少也會在玩手機的同時看過幾分鐘。 忽然想起,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公堂事,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? 一、擊鼓嗚冤😭...
History in Drama
Aug 11, 20192 min read
44 views
0 comments


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— 北宋交子
本來是想寫寫《長安十二時辰》的,誰不知TVB的 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也有點看頭,偶爾在晚上也會略看一點。上星期開始提及到有官員仿製「交子」斂財,小編媽聽到這古怪名詞,當然也黑人問號......什麽是「交子」? 星期三的【有史啓奏】已經介紹過,交子乃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鈔票,正...
History in Drama
Aug 3, 20193 min read
13 views
0 comments

《包青天》— 狗頭鍘侍候
🎤開封有個包青天,鐵面無私辨忠奸,江湖豪傑來相助,王朝和馬漢在身邊! TVB上年拍攝,由譚俊彥、曹永廉、張振朗、胡定欣及姚子羚主演的《包青天再起風雲》,今個月終於出街了!不過,相信不少人同小編一樣,對包青天的印象,還是停留在九十年代由金超群主演的《包青天》吧。🌚...
History in Drama
Jul 7, 20192 min read
793 views
0 comments


《無頭東宮》— 千年前的街頭娛樂
🎤如眼睛可分對或錯,這麼一瞬間,看清楚我麼?藏於心底那真誠,如何共你譜千載情歌… 《無頭東宮》講述在宋神宗年間,貌美心善的凌雲,被貌醜心惡的楚楚,與懂得換臉之術的蕭濤合謀欺騙,互換了容顏,從而發展出一系列愛恨情仇的故事。這套劇絕對是小編們的兒時回憶呢!😚...
History in Drama
Apr 20, 20192 min read
75 views
0 comments


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— 吃酒去!
「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」 飲酒文化源遠流長,上至宮廷下至民間,都不難找到它的身影。在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》中,顧廷燁也常常拉著明蘭去「吃酒」呢! 小編在此先戴個頭盔,凡事適可而止,酗酒傷身傷心傷人傷己,不要過量飲酒呀! 有人說「一醉解千愁」,亦有人說「酒逢知己千杯少」,除此...
History in Drama
Feb 2, 20192 min read
66 views
0 comments


《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》- 紅男綠女
盛家姑娘一個一個的嫁出去了。不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不論墨蘭還是明蘭出嫁,她們身上的居然是綠色的婚服! 中國傳統婚服不都應該是紅色嗎?喜慶日子例如新年,中國人不都是是崇尚大紅色嗎?今日如果說結婚要穿綠色的話,怎說都好像不太吉利,例如,大家會聯想到綠帽。...
History in Drama
Jan 26, 20193 min read
277 views
0 comments


《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》- 嫡庶有別
小編們實在沒有辦法不講這套大熱古裝劇了。不過兩小編苦惱的是,這套劇可以分享的内容實在太多了,所以我打算先從大主題入手。 在第一篇,我打算跟打家說說這個宋代的社會大環境、也是劇中所環繞的議題:嫡庶有別。 女主角盛明蘭(趙麗穎飾)是庶女,母親是不受寵的妾。因爲明蘭自少不被重視...
History in Drama
Jan 12, 20193 min read
35 views
0 comments

《洗冤錄》— 義莊
話說歐陽震華飾演的宋慈原本只是一名打更仔,一次意外被雷劈,令其他人以為他已身亡。由於當時宋慈被指謀殺村長被判死刑,所以他的「屍體」不能被親人領走,要被送到義莊安置。 義莊的貴叔發現宋慈未死,輾轉又發現村長真正的死因,成為宋慈接觸法醫界的轉捩點。...
History in Drama
Dec 2, 20172 min read
23 views
0 comments


《天涯織女》— 靖康恥·帝姬恨(二)
上回講到靖康之禍時帝姬們的遭遇,當中較有名的是「茂德帝姬」和「柔福帝姬」。 茂德帝姬(1106-1128) 為宋徽宗第四女,被指是最美的帝姬,十三歲嫁人,育有一子。 靖康元年(1126),金國的二皇子完顏宗望從被擄宮女口中得知茂德帝姬的美貌,指名要茂德帝姬和親。...
History in Drama
May 17, 20172 min read
224 views
0 comments


《天涯織女》— 靖康恥·帝姬恨(一)
劇中劉詩詩演宋理宗女兒「嘉儀公主」。咦!宋朝不是以「帝姬」稱呼公主的嗎? 原來,「帝姬」這稱號只使用了短短14年。政和三年(1113),宋徽宗接納蔡京建議,跟從周朝「王姬」的稱號,改「公主」為「帝姬」。 因「帝姬」與「帝飢」同音,被視為不祥,靖康恥(1127)後,宋高宗於同...
History in Drama
May 13, 20171 min read
91 views
0 comments


《洗冤錄》— 古代法證先鋒
大台經典劇《洗冤錄》,即使你沒看過也一定聽過!男主角歐陽震華更是法證專業戶,由宋代做到現代。《洗冤錄》播時小編年紀尚小,劇情不太記得,但《法證先鋒》系列也是真心好看。 回正題,劇集《洗冤錄》是以法醫古籍,宋代人宋慈所著的《洗冤集錄》為基礎改編的。...
History in Drama
Mar 18, 20172 min read
116 views
0 comments


《武媚娘傳奇》— 穿越的線裝書
古裝劇入面的道具也是種學問! 當然,小編不是學究死硬派,戲劇始終以娛樂為主,事事要求乎合歷史只會矯枉過正。不過留心一下道具的使用,也可以學到一點點歷史。 平日煲古裝劇,劇中出現的書通常有兩種,一卷卷的竹簡和經典藍白線裝書。...
History in Drama
Dec 29, 20161 min read
19 views
0 comments


《武媚娘傳奇》—看一場盛唐煙花?
「其實我只是想和你好好看一場煙花。」 雉奴生前的最後一句話,感動了多少少女。不過當時小編的思緒竟然是去了「唐代已經有煙花?」「何解皇帝病重還放煙花呢?」 製作煙花的重要材料—火藥,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,早於漢代已經有關於火藥的記錄。火藥的發明要歸功於各朝的煉丹家,他們左加硝石...
History in Drama
Oct 22, 20162 min read
37 views
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