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History in Drama

閲讀分享 - 《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》

如何活得像個貴族


往上爬一直是千古以來人類達追求欲望的一種手段。無論中西社會,人類都相信,只要達到社會上層,就能得到更多欲望。錢財名利權勢威望,林林種種,都會叫人失去理性,叫人張狂。即便是已位列高層者,也會追求更高層次的欲望。一如帝國中的皇帝,也會追求更大的版圖統領世界,或他日死後位列神仙。反正,極少數人會覺得往下流才是人生目標,即便是看似追求往下流的人,本身也已早嘗位處高位的滋味,或為了某些自我保護、精神達到更高層次的緣故。 最近正在看張宏杰的《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》,是小編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書局買回來的。筆者對此書感興趣的原因,是由於身邊親友對中國大陸人的憤恨。這是很有趣的,生長於90年代的我,完全是經歷了香港人對大陸觀感轉變的整個過程。演變的最烈的是最近的十年,特別是大陸人來港旅行而引發的各種矛盾,以及大陸新移民與本地人的各種衝突(工作或生活)。我無意燃起什麽仇恨言論,也不過是概括生活觀察所得。或者,拉遠一來説,近代中國人好像已經離上古時期講求禮儀的世界遠得很。到底是人類的崇古之心一直都在,總覺得古人比我們生活得更高尚。還是,所謂的中國人已經變了?


說實話,小編熱愛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,特別愛看認真製作大陸的古裝劇,也經常到大陸旅遊,遊覽古城,但每每覺得越來越矛盾,感覺生活在香港,熱愛中國文化和歷史就越來越成爲異類?真奇怪,爲什麽古書上和電視上呈現的中國古代世界,卻與今日中國所見到的如此不同。各種野蠻、失禮行爲,上至富戶,下至農民工,都如此「同氣連枝」?爲什麽今日的中國人會這樣?還是,真的如魯迅先生所謂的「劣根性」?

絕大部人也應該跟小編一樣,先祖是從中國大陸來的,雖已歷經三代,但骨子裏也有中國人的特質底蘊,即便你多麽的不認同。雖説以血統來論斷文化已早不被現代社會所認同,但你我也一樣生活早華人文化圈多年,也該浸淫了不少中國人的民族性。單單所謂的OT文化,也就是最簡單説明所謂的奴隸性了。奴隸社會早在秦漢時代已經結束,但爲何不少人依然會為老闆企業賣命?我們的腦袋裏到底在想什麽? 書本作者給我的答案是,原來唐代以先、遠至周代春秋時期,中國人的民族性根本不是這樣。就正如作者所講,現在(或較早前的清代)中國人,根本是兩個不同的「民族」! 在春秋戰國年代,中國是貴族社會,講的是「禮」。作者以春秋各國打仗的例子説明,即便是兩國戰士打仗,仍然會先讓對方佈好陣才可開始,不可偷襲,甚至打仗時若遇到敵國君主,更會行禮以表尊重。這聽上來極其迂腐,但的確那個年代的社會中上層對「禮」的重視程度比自己性命更甚。同樣的情操,在西方就是騎士精神,如禮待俘虜,看重道德和人格比性命還重,這些就是中西文化都有的「貴族精神」。 作者指出,所謂「貴族精神」,並非講求氣派錢財,而是品格。中國古代貴族都深受教育,更明白身份的高貴,伴隨的是更大的責任。因此,他們不貪生怕死,準備好為國家而犧牲。一如項羽,他出身貴族,明明在烏江已有接應,本可一走了之。但他視尊嚴、氣節比生命更重,最後選擇奮戰到最後一刻,然後自刎,也不作貪生怕死之輩。 代表平民(或可稱之爲流氓)的劉邦建立漢朝後,也就代表了平民戰勝了貴族,貴族社會漸漸沒落,取而代之的是門閥社會。掌握知識的門閥基本上統領了中國社會幾百年,靠的也並非財富,而是教育。不論是「王與馬,共天下」的東晉琅琊王氏家族,或是以《顔氏家訓》聞名後世的顔氏家族,都對族中子弟的教養甚爲重視。雖後世批評他們壟斷朝綱,但實際上他們的内傳知識也是對朝廷統治貢獻不少,更是深明家族對天下的承擔感。因此,各門閥大族能屹立中國幾百年,即使到唐代,皇帝依然重用來自大族的子弟,其實也因爲有實際用途。

貴族講求血統的背後,也強調活得優雅、講節氣、有崇高的品格,更看重的是對社會的承擔感。 爲何中國社會的貴族沒落了?這也可歸咎秦始皇。他創立了皇帝制度,將天下所有人、包括貴族都收歸成了他的奴隸,而後世慢慢將這套制度建立得更具系統,以科舉等制度輔助,將人分散,禁錮自由思想,慢慢地中國人就活得越來越像流氓,真的覺得自己是奴隸,畏首畏尾畏懼官員,認為為君主服務是理所當然。及至清代,這套制度已經純熟完整,天下皆是皇帝的奴僕。 看到這裡,筆者突然明白了許多,中國人失去的,是節氣。 現在貴族品格在民間不再獲推崇,反而追求較易達到的貴族生活,也可能是過去百年被看貶的「過渡補償心理」所致。現在中國人追求的是美其名 「貴族式生活」,其實根本就是 「暴發戶式生活」。有錢的,就去買包包、豪華跑車、滿身金銀珠寶;沒錢的,也要打扮得像個貴族。由此可推論,爲何中國大陸的大媽怎樣也要穿洋裝,去旅行都要高跟鞋,銀光閃閃的,但行爲舉止卻「不稱身」。這是因爲,貴族的氣質,根本沒有内化到他們骨子裏。 真正的貴族,走出來該是散發一種氣質。不愛哭閙、知書識禮、有抱負、有節氣 ,但不拘束。小編見過這類人,身上不戴奢華,但講求細節,骨子裏是多麽的高貴,言談間散發出一種素養,是多麽的得體。或者你可以說,不用為錢煩惱的人當然可以這樣過活!其實不然,即便是沒落的貴族,縱然身上已不見金銀,但骨子裏、眉頭間,也可以散發出這種氣質。只要節氣尚存,大家都可以活得像個貴族。 P.S. 正如看大陸的圖書,小編本人雖不推崇簡體字,但正如陶傑先生所說,這是「崇優主義」,好的思想論著,不論地域文化,我還是推崇的。


圖片來源:中國亞馬遜/網絡圖片


9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