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琅琊榜》— 使臣符節

「三十七年前,大渝、北燕、東海三方聯盟,意圖共犯我大梁,裂土而分。當時敵人以五倍的兵力,綿綿軍營,直壓我境。那名使臣年方二十,手執王杖櫛節,絹衣素冠,隻身一人穿營而過,刀斧脅身而不退,他在敵人王帳之內舌戰群臣,心堅如山,舌利如刀。當時敵人的利益聯盟本就鬆散,被他一番游說,漸成分崩離析之態。我王師將士一舉反擊,方解此危。如此使臣,當不比藺相如失色吧?」

言豫津應該造夢也沒想過終日與紅爐砂丹為伍的父親,當年竟是如此叱吒風雲的人物吧?蘇哥哥解開迷底,畫面轉到言侯出使的情景,他孤身一人,手執掛有類似狐尾的手杖走入敵方陣營,而第二部《風起長林》中東海和北燕的使臣也同樣手持相似的手杖,那究竟是甚麼呢??

現代通訊發達,要核查外交人員的身份並不困難,但在古代,使節就得依靠一些信物來證明自己,其中一樣就是那支掛著尾巴的手杖—「節」,又稱「旄節」或「符節」。

「節」上掛有犛牛的尾巴,早在先秦時已經是諸侯調兵遣將時使節的信物。漢朝時,與出使西域的張騫、出使匈奴的蘇武相關的記載中都有「節」的出現。

《漢書》張騫列傳中記載:「留騫十餘歲,予妻,有子,然騫持漢節不失。」張騫出使西域中途被匈奴虜走,留在匈奴十多年,結婚生子都做齊了,但張騫仍保存了漢朝天子下賜的符節,以待有朝一日能離開匈奴,完成使臣的責任。

除了張騫,被留在匈奴的還有蘇武。蘇武被匈奴王送到北海,即現在西伯利亞的貝嘉爾湖,做個名符其實的西伯利亞人,當時蘇武靠牧羊過活,他使用的牧羊手杖,就是漢武帝下賜的符節。

《漢書》記載:「杖漢節牧羊,臥起操持,節旄盡落…」蘇武一起身就拿犛節,就好像每天都在提醒自己漢朝使臣的身份一樣,經年累月下來,符節上的犛牛毛都掉落了。

隋唐以後,「節」演變成為皇帝的象徵,作為使節信物的功能退去,造型漸趨華麗,轉變成天子儀仗之一。

圖片來源:《琅琊榜》劇照、《琅琊榜2 風起長林》截圖

🔥想緊貼文章更新?請Like我們的 Facebook Page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storyinDRAMA/

😠嫌字多文長?請Follow我們的 Instagram : @historyindrama

📺想按興趣搜尋新舊文章?請到我們的網站: https://historyindrama.wixsite.com/historyindrama

Welcome

 

兩個90後女生對歷史的熱愛,是從電視走到課堂,再從課堂走回電視之中。

 

希望在這裡,能凝聚同樣喜愛古裝片的你們,一同分享當中的歷史趣聞!

 

** 歡迎分享

**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

 Instagram Posts: 
 RECENT POSTS: 
 SEARCH BY TAGS: 
No tags yet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