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那年花開月正圓》-  清末風情畫(一)

一套有質素的古裝片,時代背景的刻畫是其中必要的元素。 小編發現《那》很著力去描繪清末的社會景象,有幾點小編覺得很值得跟大家分享分享的! 由於内容太多,小編將會分兩次跟大家分享!

(一)吃人的洋鬼子 電視劇中,野丫頭周瑩嫁入吳家後不懂禮教也不懂規矩,被老爺關在別院中;然而少爺答應她只要表現良好,就帶她女扮男裝到街上逛逛...走著走著,就遇見了三原教堂的傳教士約瑟夫。因眼見約瑟夫能在街上能用藥水把暈倒一旁的路人救醒,故此跟隨約瑟夫前往教堂參觀拿藥,希望也可以用藥水救救吳聘。

然而,這件事卻傳到吳家耳中,遭吳家的人非議。因爲在他們眼中,洋人專門勾中國人的魂,更會吃小孩子.....因此周瑩抛頭露面已經不對了,和洋人接觸更是罪加一等! 這些情節大家都在中史書上見到多了。事實上當時的確有仍有不少人對洋人和教堂有很多猜忌。其一,當然是文化差異,華人對他們的行爲大多不理解,以致有很多誤會和傳言。其二,是因爲列強多番入侵而引發對洋人的仇恨心態吧!所以周瑩與洋人相交,和私通敵國的行爲差不多了!

不過,或許大家會以爲傳教士只在京城或其他沿海大城市出現。但事實上,晚清時期確實有不少傳教士在山西陝西這些較内陸的省份傳教,且歷史更可追溯至明朝,傳教活動比想象中活躍,當中在陝西農村更成功吸納不少教徒!

有趣的是,原來《那》裏所講述的涇陽正是陝西天主教的起源地。陝西第一位信奉天主教的明朝進士王徵於天啟八年(1628年)在陝西境內建

立起第一座教堂「崇一堂」,自此天主教在陝西有了穩固的基地。

(二)鴉片煙館

在第26集講到災民老德染上鴉片煙癮,而把向周瑩借來給老婆醫病的錢用來上煙館。最後老婆死掉,自己更最後中毒身亡,更讓周瑩醒悟種植罌粟的禍害,最後一把火燒掉吳家的田而改種其他東西。

劇中出現了煙民在煙館吸煙的情境,也是小編覺得很少在清裝劇出現的畫面。其實周瑩的年代是光緒年間,林則除銷煙(又再説一次,不是燒!)已經是半個世紀前的事...然而鴉片煙的禍害也沒有根除。周瑩原先和趙白石辯論時也講到,即便陝西和朝廷的高官也在吸鴉片,要根除應該先找他們而不是老百姓。

1906年,清政府推行新政,並推出禁煙諭旨:「 自鴉片煙弛禁以來,流毒幾遍中國,吸食之人,費時失業,病身敗家。數十年來,日形貧弱,實由於此。今朝廷銳意圖強,亟應申儆國人,咸知振撥,俾祛沉疴而蹈康和。著限定十年以内,將洋土藥之害,一律革除淨盡。」

可想而知,到清朝最後的幾年中,鴉片依然禍害全國上下,官民皆為煙民,由朝廷立定以十年為期限可見鴉片如何的根深蒂固。

下回繼續!!

小編現在繼續努力煲劇去!! 圖片來源:《那年花開月正圓》截圖 🔥想緊貼文章更新?請Like我們的 Facebook Page 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istoryinDRAMA/ 😠嫌字多文長?請Follow我們的 Instagram : @historyindrama 📺想按興趣搜尋新舊文章?請到我們的網站:https://historyindrama.wixsite.com/historyindrama

Welcome

 

兩個90後女生對歷史的熱愛,是從電視走到課堂,再從課堂走回電視之中。

 

希望在這裡,能凝聚同樣喜愛古裝片的你們,一同分享當中的歷史趣聞!

 

** 歡迎分享

**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

 Instagram Posts: 
 RECENT POSTS: 
 SEARCH BY TAGS: 
No tags yet.

© 2018 by History in Drama.

歡迎分享

轉載時請註明出處

  • Facebook Social Icon
  • Instagram - White Circle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