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風中奇緣/大漠謠》— 蹴鞠狂熱
之前分享過從「煲」英超了解到的歷史,今次就讓我們來煲煲中國古代足球的歷史啦! 國際足球協會(FIFA)於2004年公開確認了足球的最早形式是在中國出現。古時中國的足球稱為「蹴鞠」、「蹋鞠」,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(前770-前255),《戰國策》和《史記》中都有記載山東臨淄的人熱衷玩蹋鞠運動,當時的蹋鞠更有軍事訓練用途,用以增強士兵的體魄。 漢代時更發展出皇家足球場呢!稱為「鞠城」,有龍門有看臺,兩隊對壘,每隊十二人,入得波多就贏,不過漢朝足球是實心的。當時的蹴鞠除了娛樂外,仍保留了作軍事訓練的目的,《漢書》中就有大將軍霍去病在塞外征戰,在糧草短缺的情況下仍然要踢波的記載。 由小說《大漠謠》改編的《風中奇緣》就重演了霍去病軍中蹴鞠的一幕,不過大陸官方因故要製作單位大改《風》的背景,硬生生把漢朝改為南朝,匈奴變羯族,霍去病變衛無忌等等。(小編反白眼…)
唐代時因為偏向以打馬球來練兵,蹴鞠的娛樂用途就更重了。此時亦出現了空心的皮球,唐人以皮革包裹動物膀胱,充氣後就可以踢了!另外和馬球一樣,唐代女子也會玩蹴鞠喔! 到了宋代,上至皇室下至平民都熱衷蹴鞠,甚至有「築球三十二人」的皇家足球隊名單傳世。同時除了對抗性強的足球比賽,宋代亦發展出類似花式足球的藝術表演。 元至明初貴族間仍流行蹴鞠,但官員的過份沈迷令明太祖下令禁止軍人蹴鞠!往後蹴鞠運動在中國逐漸沒落,直到近代西方足球傳入,才令中國的足球運動再次出現。(小編打唔落「興起」二字…)
圖片來源:《風中奇緣》截圖、維基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