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Writer's pictureHistory in Drama

《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》— 人約黃昏後

是日元宵佳節,小編們在此祝雙雙對對的你們繼續甜甜蜜蜜!亦祝福現時形單影隻的你早日背影成雙!相比二月十四情人節,我們好像不太在乎正月十五元宵節,不過在一千年前的宋代,元宵可是個官民同歡的大節呢!



在《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》中,盛家姊姐在一次元宵佳節出門賞燈,燈會卻突然被腰斬,盛老太太對官府此舉深感不妙,更指「朝廷以往在北境開戰,遇到元宵燈會,該怎麼鬧還是怎麼鬧…」





元宵燈會由來已久,原本燈會只有三天,北宋初年,宋太祖趙匡胤下詔:


「上元張燈,舊止三夜,今朝廷無事,區宇又安,方當年穀之豐登,宜縱士民之行樂,其令開封府更放十七、十八兩夜燈。」

即是說,以往的元宵節(又稱上元節)燈會只有三晚,現在國泰民安,應官民同樂,下令開封府燈會延長多兩晚。



「去年元夜時,花市燈如晝;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」

到了元宵,各大主要街道會化身為大小燈會的場地,例如潘樓街、御街、相國寺、醴泉觀等,應該有點兒像現在的年宵市場。



一直說元宵是官民同樂,那是因為官家(即是皇上)在正月十五那一晚,會帶著太子、妃嬪等登上皇宮的南門城樓宣德樓,而大臣們與家眷則在城樓下的看臺上,與民眾一起觀賞花燈會。




元宵燈會之上當然有雜耍、說唱、戲曲、歌舞、猜燈迷等節目,同時亦有大大小小不同種類的花燈:走馬燈、皮影燈、無骨燈,擺放在路旁的燈山之上。其中一款名為菩薩燈,是取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形象所造,置於燈山兩旁,特別之處在於菩薩的指尖會分別噴出五道水流,可以想像成原始的觀賞小噴泉呢!



不過,對於青年男女來說,元宵燈會是為了看燈,更是為了看人,南宋周密的《武林舊事》就記載了元宵時出門的仕女是「靚妝笑語,望之如神仙」。雖說宋代禮教尚未吃人,但男女之防還是有的,想要結識「女神」,或者相約心儀對象,元宵燈會是個很好的機會。



不少劇都有利用元宵燈會做背景的情節,來推動主角們的愛情線發展呢!小編就想起了《女醫明妃傳》,你呢?



圖片來源:《知否?知否?應是綠肥紅瘦》、《女醫明妃傳》劇照

41 views0 comments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